成語解釋 | 《春秋》一書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記事。比喻文字脫漏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會鄭伯于曹。無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莊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羈出奔陳。赤歸于曹。郭公。” |
成語簡拼 | xwgg |
成語注音 | ㄒㄧㄚˋ ㄨˇ ㄍㄨㄛ ㄍㄨㄙ |
成語拼音 | xià wǔ guō gōng |
發音讀音 | ![]()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;指文字脫漏 |
成語結構 | 偏正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引用地址:https://word.aies.cn/chengyu/11524.htm
簡體版本:https://chengyu.aies.cn/MTE1MjQ=.htm